《西湖博覽會片》投資價值報告
一、《西湖博覽會片》簡介
1、基本信息
【藏品名稱】:JP93《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紀念郵資明信片
【藏品類别】:紀念郵資片
【藏品志号】:JP93
【藏品面值】:60分
【發 行 量】:350萬枚
【發行時間】:2000年10月20日
【正面圖案】: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
【郵票規格】:25mm*25mm
【整張規格】:148mm*100mm
【版 别】:彩色膠版
【設 計 者】:任國恩
【發 行 價】:0.85元
【印 刷 廠】:北京郵票廠
【發行機構】:中國郵政
2、藏品特點
第一屆西湖博覽會是中國會展史上一次規模較大影響深遠的展銷會。同時,它也是浙江經濟走向世界的嘗試。當時在國外,博覽會是十分風行的,世界上最早一次博覽會的時間是1798年,首創者是法國的拿破侖。接下去,許多國家每逢有紀念性的事件都開一次大規模的博覽會。而在國内,最早的當推清宣統元年(1909)的武漢獎進會暨直隸展覽會。次年又有京師出品會,此後,規模最大的是宣統二年舉辦的南洋勸業會。緊接着在上海舉辦了四屆國貨展覽會。
1929年的西湖博覽會召開的時候,并沒有一個很好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北伐戰争之後,國民黨雖然以中央政府的名義“統一”了中國,但因連年的軍閥混戰,緻使國内的工商業處于奄奄一息的狀态。浙江的财政可謂“捉襟見肘”。當時的省主席張靜江,字人傑,出身于浙江省湖州市的絲綢大戶,又在法國開過公司,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一直予以經濟上的援助。他上任後,立即宣布召開西湖博覽會。因其深知要扭轉一省的财政拮據之局面,最快速最經濟的辦法就是搞一個大規模的博覽會。整個博覽會設有8館2所3個特别陳列處。八館分别爲:革命紀念館、博物館、藝術館、農業館、教育館、衛生館、絲綢館、工業館;二所是:特種陳列所、參考陳列所;三個特别陳列處爲:鐵路陳列處、交通部電信所陳列處、航空陳列處。
二、《西湖博覽會片》市場前景分析
“國文文化産權交易有限公司”的成立解決了錢币郵票市場固有的買入難、賣出難的局面,極大的提高了社會大衆參與度,将會使越來越多的社會人群接觸錢币郵票藝術品投資領域。在錢币郵票行業由傳統的現貨、集市貿易升級爲電子化市場時,交易的便利性、安全性将使錢币郵票有較大的升值潛力。
三、《西湖博覽會片》估值情況
世界集藏市場有一個共同的準則:珍罕的、精美的品種是集藏界共同追逐的目标,反映在市場價格上往往是強者恒強,價格高的收藏品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一般價格越高的藏品,就越有巨大的社會效應,或者說社會知名度越高。與此同時,價格越高的藏品也會有更多的人希望進行收藏與投資,會有更多的人去追逐。
四、《西湖博覽會片》市場風險分析
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供應及需求是受價格規律及自由市場機制所影響。市場經濟帶來經濟增長,但會引發通貨膨脹,而高潮後的衰煺卻使經濟停滞甚至倒煺,這種周期波動對社會資源及生産力都構成嚴重影響。郵币市場受國家政府機構監督調控,因而會受到宏觀調控體系的影響,行業市場行情與藏品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會成爲影響藏品價格的因素。郵币卡投資受國際金融環境影響較小、防通脹、弘揚民族精神文化、提高國民文化素養……
投資者在選擇《西湖博覽會片》時會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政府相關法律法規、市場價值取向及一些不可抗力因素,都可能影響挂牌藏品價格或出現無法正常交易的情形,從而使得投資收益出現不确定性。在交易過程中,投資者應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和良好的投資心态,對各種投資藏品做到專業分析和理性投資。
五、《西湖博覽會片》投資價值分析總結
日臻完善的市場交易制度帶來了多元化的投資渠道。“國文文化産權交易有限公司”緻力于爲每一位會員投資者考慮,相融相通,互琢玉成,全心全意爲投資者服務,回報社會,服務市場。
作爲藝術與實物的結合,《西湖博覽會片》在題材内容取舍與提煉方面恰到好處,主題思想突出,工藝典雅,能體會出設計者對藏品的着心設計。從郵币卡市場收益率和藏品《西湖博覽會片》發行量、曆史市場價格以及近期全國綜合市場報價情況等角度分析,該藏品擁有一定的升值空間。全新的實物類挂牌交易模式将吸引大批投資者關注并參與交易,有利于提升藏品的升值空間,有益于藏品的流通與價值發現,藏品《西湖博覽會片》挂牌後表現值得廣大投資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