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首頁 > 信息披露 > 中心動态

尹滿華:經濟複蘇是大概率事件

在上周的2020年回顧裏,筆者提到,新冠疫情是2020年最最核心的關鍵詞。而來到2021年,筆者無法預測會發生什幺新的重大事件,但新冠疫情無疑仍将是2021年的焦點之一,而經濟複蘇也将會是2021年全球經濟的主基調。

根據市場的普遍預期,在2020年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之後,2021年普遍預期會迎來因低基數而帶來的明顯反彈,同時進入新一輪的複蘇。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預測, 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4.4%,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2%。當然,即便預測準确,2021年的高增長也主要是源于2020年的低基數,2021年全球實際經濟總量也就是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

而從2021年面臨的風險來看,主要有三,其一,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内是否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雖然針對新冠的疫苗已經陸續投入市場,但病毒本身也在持續變異,新冠疫情再次爆發的風險始終未曾徹底排除。當然,随着各國對新冠病毒防疫和控制的經驗不斷積累,手段更加成熟,相信疫情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并不排除病毒變異并使疫苗時效的可能,這對2021年全球經濟複蘇是最大的威脅。

其二,美國大選之後拜登政府上台是否會改變美國的國際經貿政策。坊間普遍預測若拜登上台,将會大概率調整美國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其做法将更加符合政客的身份而非商人。在此預期之下,全球貿易的複蘇将會明顯好于此前的市場預期。但同時也存在美國進一步加強單邊主義貿易政策的可能,那幺随着中美經貿沖突的進一步加劇和擴展,将從全球貿易層面對經濟複蘇帶來負面影響。

其三,全球會否受困于通脹水平的大幅擡升。疫情之下,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央行大幅降息和量化寬松貨币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推動效果尚還存疑,但确實令全球資本市場一片大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貨币和财政政策強刺激勢必推動通脹水平大幅提升。而進入2021年後,若經濟開始複蘇,采取寬松貨币政策的經濟體勢必面臨在高通脹和經濟複蘇之間進行抉擇的困境,這也會對經濟複蘇的确定性帶來一定的影響。

雖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從整體趨勢來看,2021年經濟複蘇還會是大概率事件。一是各國在财政和貨币政策的刺激下保持了基本需求;二是雖然多國經濟停擺、生産活動受到沖擊,但國際産能仍然存在;三是新冠疫苗有望于上半年開始廣泛投入使用,各國會重新開放經濟,令經濟活動重新活躍。而在經濟的不确定性中,較爲确定的還是中國将在2021年經濟增長和經濟複蘇中發揮的作用。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将增長8.2%,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将來自出口和國内消費。機構分析指出,在經濟活動和就業恢複正常的大背景下,消費信心将得到充足的回複,内需中消費的補漲将會非常突出。同時,由于全球經濟出現明顯反彈,出口貿易也将開始恢複,預計将對經濟增長帶來不小的貢獻。

在2020年回顧中其實可以看到,進入第四季度以來,中國有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開始明顯回暖轉正,這些都是中國經濟開始穩定複蘇的重要佐證,而在2021年中,在外需恢複,内需增長,貨币政策穩健的整體環境下,中國經濟恢複快速增長甚至出現一定程度報複性反彈的可能性和确定性極大。新的一年,讓我們擁抱希望,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日期:2021年1月6日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欄名:神州華評

撰文:尹滿華 國際文交所董事局主席



< a href=' '>網站對話
< a href='https://en.live800.com'>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