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與都江堰精制流通币》品鑒賞析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塬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鼈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塬成爲沃野千裏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爲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爲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寶瓶口,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嵴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内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據水流及地形特點,在坡度較緩處,鑿開一道底寬17米的楔形口子。峽口枯水季節寬19米,洪水季節寬23米。據《永康軍志》載“春耕之際,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寶瓶口古時又名金灌口。寶瓶口是内江進水咽喉,是内江能夠“水旱從人”的關鍵水利設施。由于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曆史上着名的“灌陽十景”之一。寶瓶口寬度和底高都有極嚴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幾十條分劃,取名“水則”,那是我國最早的水位标尺。
青城山與都江堰精制流通币
正面圖案
背面圖案
【藏品名稱】2005世界文化遺産第四組-青城山與都江堰普通紀念币(精制)
【藏品材質】黃銅合金
【藏品成色】99.9%
【藏品質量】精制
【藏品規格】12.8克
【藏品形狀】圓形
【藏品直徑】30mm
【發行數量】20000枚
【發行面值】5元
【正面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号。
【背面圖案】都江堰水利工程主體部分--寶瓶口(主景);魚嘴分水堤等都江堰水利工程建築(背景)。